请选择分类: 站内搜索:
产品展示
灭鼠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灭鼠知识
国家疾控中心专家:肺鼠疫的毒力强 可通过飞沫传染
更新日期:2013-03-30  浏览次数:4913

提醒

  肺疫毒力强 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到过疫源地者 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应警惕http://www.mdrxs.com/Product/ProView_242.html

  新闻背景

  8月1日,青海省卫生厅正式对外公布:7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发现一起疑似鼠疫疫情,经实验室48小时细菌培养,结果呈现阳性。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肺鼠疫,截至目前已确诊病例12例,其中2人死亡,其余10人主要为死者亲属,现10例患者继续在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病情稳定,救治效果明显。密切接触者经隔离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疫情发生后,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州、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疾控中心鼠疫防治专家已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疫源地处理等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子科滩镇及周边地区已依法封控,当地物资保障充足,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卫生部门提醒,7月16日以后曾到过该地区的人员,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速到当地疾控机构就诊。有关防控工作的进展情况,青海省卫生厅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由于鼠疫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的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对防控鼠疫有很好的经验;抗生素治疗有效;加之许多省市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密切关注输入性病例,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发生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希望公众对于鼠疫疫情和防控方法做基本的了解,但不必过份恐慌。虽然我国各地区之前交通日益便利,但当地鼠疫感染主要与当地牧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属于特殊人群的特殊接触方式,因此通过航空或陆路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概率较低;而且本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生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不大。

  但也应该提起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许多省市多年未出现鼠疫病例,且鼠疫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医务人员在接诊到鼠疫病例时,有可能不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后续疫情的扩大。

  相关知识解读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是鼠传给人类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病死率在30%-100%。鼠疫在国际检疫中被列为第1号法定的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鼠疫在民间也叫做黑死病,临床以腺鼠疫最多见,其中肺鼠疫病死率最高。肺鼠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很快。潜伏期为数小时到3天。各型鼠疫早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有急起的高热、衰竭、出血倾向、意识模糊、头痛及四肢剧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鼠疫大多通过鼠疫宿主传播给人类,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鼠疫宿主。

  鼠疫是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的传染病。每当鼠间流行鼠疫时,就会出现大批的病鼠和死鼠,鼠死以后,曾经从它身上吸食到有鼠疫菌血液的跳蚤就会离开死鼠,继续寻找其他活体动物吸血,于是就发生了传染。如果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了人,人就会染上鼠疫病。

  1、 鼠疫的传染源

  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一是染疫地动物;二是鼠疫病人。

  作为传染病的染疫动物主要是啮齿动物,如褐家鼠和黄胸鼠等,是家鼠鼠疫疫源地内,人间发生腺鼠疫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鼠疫病人特别是肺鼠疫患者,可通过飞沫向外传播,引起肺鼠疫流行;腺鼠疫或其它型病人出现菌血症时,也可通过媒介昆虫的作用,成为腺鼠疫的传染源。

  2、 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菌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给人:

  ● 媒介昆虫:通过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途径。主要的媒介是鼠蚤,蚤类吸入含病菌的鼠血后,其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在其前胃内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消化道,当在叮咬其他鼠或人时,吸入的血受阻反流,病菌亦随之侵入构成感染。蚤粪亦含病菌,可因搔痒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其它吸血虫媒,如硬蜱、臭虫、虱子等,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携带鼠疫菌。

  ● 直接接触:人与感染鼠疫的动物(包括家畜)、媒介昆虫、鼠疫患者及其尸体,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皆可引起感染。人们猎取或剥食旱獭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剥食患病啮齿类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在自然疫源地得到某种程度控制情况下,尤其首发病例,由于猎取旱獭等经济动物而经皮接触感染,更具重要意义。

  ● 呼吸道飞沫: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呼吸、谈话、咳嗽、打喷嚏等借助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鼠疫,并迅速造成肺鼠疫大流行;在剥制染疫动物过程中,由于飞沫四溅并可通过呼吸道引起直接感染。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3、 鼠疫的临床表现

  鼠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3天,曾接受预防注射者,则潜伏期延长至9至12天;机体抵抗力弱,而病菌毒力特强者,潜伏期可缩短至数小时。临床上主要有轻型、腺型、肺型及败血型等类型,除轻型外,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

  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以畏寒或者寒战发热等开始,体温迅速上升至39度至40度,头痛及四肢疼痛剧烈,有时有恶心、呕吐等,病人意识迅速模糊,表情惊惶,言语含糊,颜面和眼结膜极度充血,步态蹒跚如酒醉状。此时病人极度衰竭,脉博与呼吸加速,脉律不规则,血压下降,肝脾肿大。有时皮肤、粘膜出现瘀血或皮下出血,鼻出血、尿血、胃肠道出血等。

  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少数为原发性吸入性肺鼠疫。咳痰为脓血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肺部体征少,可有少量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为本病之特征,如抢救不及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因病死后全身皮肤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4、 鼠疫的基本类型

  腺鼠疫 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肺鼠疫 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败血型鼠疫 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

  轻型鼠疫 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其他少见类型

  1.皮肤鼠疫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2.脑膜脑炎型多继发于腺型或其它型鼠疫。在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体征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或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3.眼型病菌侵入眼结膜,致化脓性结膜炎。

  4.肠炎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腹泻及粘液血样便,并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可检出病菌。

  5.咽喉型为隐性感染。无症状,但从鼻咽部可分离出鼠疫杆菌。见于预防接种者。

  5、 鼠疫的防控要点

  ●家中或单位发现死老鼠,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由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

  ●如接触过鼠疫病人,应主动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立即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

  ●发生疫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疫区。

  6、 针对鼠疫的应对和准备工作

  ●继续加强省市间的鼠疫联防联控,特别将重点加强连年发生人间鼠疫的疫源地省份的联防联控。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加大力度开展“三不三报”宣传,教育当地居民出现发热后在当地就近就医。

  ●要求鼠疫自然疫源地做好航班和火车旅客的体温检测,对于发热病例应严禁登机、上车。对来自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热病例应开展排查。并将重点放在自然疫源地的列车、航班上。

  ●要求来自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航班和火车上严禁装载野生动物。

  ●建立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组成的鼠疫疫情处理小分队,并通过培训和演练,加强对鼠疫疫情的处理能力。

  ●组织检验人员学习鼠疫监测技术,并参加现场实际操作,为鼠疫防控工作培育了技术储备;建立鼠疫检测实验室,培训实验室检测人员,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对专业人员进行鼠疫网络直报培训,提高对鼠疫病例的发现报告水平。

  ●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鼠疫的防范意识和诊断水平,做到对鼠疫病例的早发现、早识别、早诊断、早报告以及对病人的就地隔离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密切关注我国鼠疫疫情动态以及此次青海鼠疫疫情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加强和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相关资料:

  我国鼠疫流行历史

  我国历史上鼠疫流行区包括21个省区的638个县(旗、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和滇南等地区。我国鼠疫发病高峰期为1860年至1949年间,其中1890年至1909年达到最高峰。1910年至1919年发生的鼠疫影响中国240个县,是流行范围最大的一次。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城市家鼠鼠疫流行的有效控制,鼠疫人间病例的发生均出现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以及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呈散发或较小范围内的暴发。自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的鼠疫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发生人间鼠疫的危险依然存在。

  青藏铁路八年实现“人间鼠疫零发生、高原病零死亡”

  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运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卫生部、铁道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卫生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保护生命安全的使命感,全面开展了以鼠疫等传染病和高原病综合防治为主的卫生保障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沿线卫生部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认真开展通车运营后的卫生保障工作,在全力做好鼠疫防控和高原病救治为主的格拉段卫生保障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对境内所有运营铁路和在建铁路进行全面的卫生保障工作,并连续八年取得了“人间鼠疫零发生、高原病零死亡”的良好成绩,有效保障了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保障了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和在建铁路的顺利施工。

  09年,蒙古国与中国新疆接壤省发生人感染鼠疫病例

  2009年6月,与中国新疆接壤的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萨格赛县1名14岁少年因食用染病旱獭而被确诊感染鼠疫。目前在该省医院隔离治疗。该名患者的24位密切接触者化验后虽未感染鼠疫病毒,但仍在接受医生的隔离观察。萨格赛县和省医院部分区域宣布戒严。

  染病少年5月29日曾食用过染病旱獭。6月2日出现发热症状后,该少年到县医院住院就诊,后转入省医院接受治疗。蒙古国家自然源传染病研究中心2名医生为患者进行化验检查,确定该名患者感染了淋巴腺鼠疫病毒。为加强巴彦乌列盖省鼠疫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蒙古国家自然源传染病专家和紧急情况总局的专家第一时间前往疫区。2008年,蒙古全国有9人因感染鼠疫死亡。蒙古国紧急情况总局建议公民不要猎杀旱獭。


关键字:肺鼠疫 呼吸道传染 咳嗽症状 鼠疫
  分享到:0
在线留言 (*必填,留言成功者均有机会获赠精美礼品一份)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意向产品:  
验 证 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关于付款 | 品质保证 | 关于退换货 | 发货方式 | 收货注意事项

豫ICP备12027222号-3 郑州洁万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 郑州市高新区冬青街企业公园29号楼1单元301

 
技术支持:铁哥们网络 备案号:豫ICP备12027222号-3